首页 体育 进博会上的日本企业:与中国共成长、共创新

进博会上的日本企业:与中国共成长、共创新

在无印良品(MUJI)展馆的开幕仪式上,MUJI无印良品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清水智在致辞中,回顾企业在华20年发展历程时表示,受益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一流营商环境,MUJI与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联结越发紧密。依托于此,自2019年起,MUJI在中国建立了“本土市场外唯一的现地商品开发团队”,深入了解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商品。

无印良品展区着重展示了走本土化战略开发的产品

本届进博会上,MUJI带来了200多件展示品。MUJI无印良品品牌沟通部高级部长刘璟文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表示:“这是我们本土化战略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示,展现了MUJI在中国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其中的重点展品是,全球首发的2026年春夏汉麻新品系列,取材于黑龙江省种植的汉麻面料,由中国青年设计师设计,既延续了MUJI衣饰的简约风格,又展现出别样审美。这款产品体现出,从商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MUJI在中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中国具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这让MUJI在中国市场做到了‘从扎根到生根’的跨越。”刘璟文感慨道,“未来,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实现所有品类商品至少50%由中国本土策划并生产。”

“我们追求的是长期耕种于中国市场,近年来,伴随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相比20年前,目前消费者更注重对商品品质的追求。”谈及面向未来的规划,刘璟文表示,“MUJI将进一步深化本土化战略,更新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为中国的产业水平升级做出贡献。”

体验为先: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新趋势








如何精准把握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是MUJI的关注重点,也是本届进博会上参展日企用心展示的重点。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今年汇集了148家中小日企集体参展,将展区打造成全方位沉浸式日本饮食文化体验空间,集中展示超过270种日本产酒类及食品。

美食与饮食文化结合的体验吸引了众多观众来到JETRO展区

悠扬的冲绳县三线音乐、优雅的日式插花表演、日本料理现场烹饪展示……在 JETRO 展区,每日都上演着热闹的体验场景。参观观众排起长队,等待着试饮冲绳特色美酒泡盛、日本清酒、烧酎、梅酒、啤酒、威士忌、葡萄酒等各类美酒。“这种复合式体验的效果非常好,每天9点开展后,试吃试饮的展台前,马上就会排起长队。”JETRO上海代表处农林水产食品部长本宫佑规介绍道。

在本宫佑规看来,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单纯为日本产地,或是知名品牌买单,随着消费需求多样化,更多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有特色的商品。“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持续加深,市场规模也在随之扩大,中国是日本酒类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对于日企来说,中国市场意义重大。所以,今后我们还将努力创造更多供中国消费者体验的场景,来推广独具特色的日本食品。”

顺势而为:锚定中国高质量发展赛道








不仅是细微处的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宏观层面日本企业也在牢牢跟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将“银发经济”“人工智能(AI)”等作为参展发力点,展现出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的战略眼光。

已是第5次参加进博会的住友电工带来了其在通讯领域的最新产品。“现在AI数据中心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为此我们重点展示了光缆产品。”住友电工贸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武尾敬三介绍道,“数据中心使用的光缆需要具备高速、低延迟、节省空间等特点。这正是我们的长处所在。”

住友电工展位的通讯领域新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

“每年进博会都是我们寻找新商业机会的好平台。”武尾敬三期待着此次展出的高密度、多芯、超细的光缆产品等在AI发展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中国市场有很多优秀的制造厂商,如何与他们展开竞争与合作,发挥住友电工的技术优势为中国社会做出贡献,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观众参观体验松下的智能家居

从进博会创办以来连续8年参展的松下,今年将展示重点放在了如何将尖端技术融入宜居空间打造健康养老住宅上。“面向老龄化这一中日共同的社会课题,松下希望运用日本在应对该问题上的先行经验和技术,提供更高质量的住宅空间。”对于中国的健康养老事业发展,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执行副总裁、住建空间事业部长中山正春充满信心,“松下在居住环境的适老化、健康化改造、住宅装修等相关事业上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我们希望到2030年时,能够实现销售额倍增。”

中国日本商会举行日本企业参展情况的发布会

从本土化产品创新到产业链协同发展,日本企业正以更加深度的参与姿态,融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进博会作为连接全球的开放合作平台,见证了中日企业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伴随未来中国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深耕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必将书写下更多中日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qq.com,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xiaofei.kuaixun.cc/archives/9090.html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