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荣获拾遗传承“京东吆喝叫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近期,李文先生荣获拾遗传承“京东吆喝叫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李文先生在京东吆喝叫卖艺术领域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这门承载着浓厚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民间艺术的有力弘扬。
京东吆喝叫卖艺术是京畿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民间的商业交易和日常生活,是旧时商贩招揽生意、传递信息的独特方式。这些吆喝声或高亢嘹亮,或婉转悠扬,或诙谐幽默,既包含了商品的信息,又融入了当地的方言、民俗和生活气息,是一幅生动的民间生活画卷。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被取代,京东吆喝叫卖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京东吆喝叫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李文先生的坚守与付出,为这门艺术的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文先生,作为京城叫卖第三代传承人,有着一段与京东吆喝叫卖艺术不解之缘的成长经历。他生于农村,成长于遵化农村和唐山市里。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商业活动主要依靠走街串巷的年代,货郎担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摇着拨浪鼓,用独特的吆喝声穿梭于村庄和街巷之间,成为了李文先生童年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小,他就对货郎那富有节奏感和吸引力的吆喝声充满了好奇,常常追着货郎跑,模仿他们的声音和腔调。那些吆喝声,不仅仅是商品的广告,更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表达,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为他日后与京东吆喝叫卖艺术的深度结缘埋下了伏笔。
在遵化农村的生活岁月里,李文先生不仅能听到货郎的吆喝,还能感受到农村生活中各种充满韵味的声音。农村老妈妈呼唤丈夫和孩子回家的吆喝声,带着浓浓的亲情和生活的烟火气,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是家庭温暖的体现;打夯时的号子声,整齐有力,充满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和团结精神,每一声号子都凝聚着大家的汗水和希望。这些声音都成为了李文先生日后学习和研究京东吆喝叫卖艺术的宝贵素材,让他对民间声音艺术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010年4月20日,对于李文先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他在唐山跪拜中国婚俗泰斗、京城叫卖大王、铁路相声演员臧鸿先生为师。臧鸿先生是京城叫卖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吆喝声韵味十足,涵盖了众多行当和场景,对京城叫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能够拜入臧鸿先生门下,是李文先生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也让他有了系统学习和研究京东吆喝叫卖艺术的机会。
拜师之后,李文先生开始系统研读学习京东吆喝叫卖艺术。他不仅认真学习臧鸿先生传授的吆喝技巧和唱腔,还广泛搜集各种与吆喝相关的资料,深入研究不同行当、不同场景下的吆喝特点。他把货郎叫卖、打夯号子、大花轿婚礼吆喝、纤夫吆喝、农村老妈妈呼唤丈夫和孩子回家吆喝、收废品吆喝等等都纳入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范围。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李文先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常常深入民间,走访老艺人、老商贩,收集那些即将消失的吆喝声。他还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演练,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吆喝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他的努力和执着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也让他的吆喝声越来越有韵味,越来越能打动人心。
他还通过录制音频、视频等方式,把自己的吆喝声保存下来,为京东吆喝叫卖艺术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东吆喝叫卖艺术,让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京东吆喝叫卖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李文先生获此殊荣,将进一步推动京东吆喝叫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